感温变色粉:孔雀绿

采用日本,德国,韩国等进口原材料,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与设备,确保产品的品质。可通过SGS欧盟ROHS认证与玩具认证EN71-1;-2;-3,美国《玩具安全》ASTM F963安全标准。并可生产符合美国FDA食品检测变色材料

感温变色微胶囊介绍

感温变色颜料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体系制备的。 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温度下因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物质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实现从“有色===无色”状态的颜色变化,这是重金属复盐络合物型和液晶型可逆感温变色物质所不具备的。

 

微胶囊化的可逆感温变色物质称为可逆感温变色颜料(俗称:温变颜料,感温粉或温变粉)。这种颜料的颗粒呈圆球状,平均直径为2~7微米(一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其内部是变色物质,外部是一层厚约0.2~0.5微米既不能溶解也不会融化的透明外壳,正是它保护了变色物质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在使用中避免破坏这层外壳是十分重要的。

 

 

产品描述:

变色原则:低温显色高温无色


1542015852-1



可提供产品范围:5度-70度

 

基本颜色:各温度可提供14色,各色可互相混合,也可以加其他的色料调色。(以下颜色为印刷色,以实际材料为准,颜色近似潘通色号标示)




1542015894-1




产品说明: 


     1542015957-1

感温变色微胶囊粉平均粒径为3-10um、是一种复合配方组成的微胶囊粉,含水率≦3%

       产品特性:

 感温微胶囊粉为颜料,特点为有很好的耐溶剂性和分散性,适合用于油墨、涂料及塑料射出、押出。

建议用量:(例:成膜20μm,塑料成型5px)

 感温微胶囊粉使用于水性及油性油墨、涂料      5%~30% (20%)

 感温微胶囊粉使用于塑料射出、押出         0.1% ~5% (0.5%)



3430086250_1841114855



二段变色


3430186068_1841114855

      

        三段变色

3430092443_1841114855

        多段变色


     3430083843_1841114855


注意事项:

 油墨应用时避免高极性溶剂使用如:  (甲醇、乙醇、丙酮、丁酮),以避免渗透作用影响微胶囊中的组成,导致微胶囊损坏。

 射出应用时避免温度超过230℃。



热敏变色颜料的类型:

1、热消色型(R系列)

在低温时为有色状态,当温度升至设定值时颜料从有色变为无色。它的变色温度可根据用户需要在-20~70范围内设定:。R系列变色颜料的品种最多,色谱齐全,是最常用的变色颜料系列。其色~温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2、热发色型(F系列)

其色~温特性与R系列正相反。在低温时为无色状态,当温度升至设定值时颜料从无色变为有色。它的发色温度区间为:60~65。其色~温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图 1.  R系列  色~温关系曲线               图 2.  F系列  色~温关系曲线

image004


R系列感温变色颜料最适合用于注塑和挤塑:

R系列(塑胶级)是本司开发的专门用于塑胶的变色颜料品种。其特点是:囊壁厚,强度高,耐热性好,更加易于分散均匀,消色时残留色少。

2、适用范围

本品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软聚氯乙烯(S-PVC)、AS 和ABS等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注塑、挤塑成型。也可混入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或尼龙单体内浇铸、模压、固化成型。

3、用量

用于注塑、挤塑加工或浇铸、模压、固化成型时,变色颜料的用量为塑料量的0.4~3.0% ,通常为 0.6 ~2.0%。变色颜料与塑料粒子要充分混和均匀(混合时可使用少量白油)。如果是普通颜料与变色颜料拼色,则普通颜料(或染料)的用量大约为变色颜料的0.5-2.5% 。

4、色母料

在大批量生产时可先将变色颜料加入聚乙烯蜡或聚苯乙烯蜡中制成颜料含量为10%的色母料,然后再与塑料粒子混合使用。这样可使变色颜料分散的更均匀。色母料的制备方法可参考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

5、温度

加工温度应控制在200以下,最高不要超过230,并尽量减少物料的受热时间。(高温,长时间加热将损害颜料的变色性能)。

6、注意事项:

A :注塑和挤出中使用变色颜料时塑料中不应再同时使用其它填充料或普通颜料(例如:钛白粉,碳酸钙,硫酸钡,碳黑等),否则将会屏蔽变色效果。

B: 浇铸、模压、固化成型中使用变色颜料时应先将变色颜料加入不饱和聚脂、有机玻璃或尼龙单体内内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再加入引发剂或固化剂开始聚合或交联反应。因为在予聚后体系粘度急剧升高,此时加入变色颜料会使大量颜料颗粒包裹在一起,难于分散均匀。另外,此时的搅拌操作也会使体系中残留大量气泡。

C.: 慎重选择交联剂或固化剂:在环氧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交联固化过程中,其内部有时会产生强大的收缩应力,导致变色颜料微胶囊外壳破裂,其它化学物质进入颜料内部使其失去变色性能。这种情况在环氧树脂固化厚度大于0.2毫米并且使用多胺类固化剂时经常会发生。

D: 不能使用密炼机、捏和机、高速分散机,双螺杆挤出机等高剪切设备进行塑料粒子与变色颜料的预混合。这些设备会严重破坏变色颜料表面的保护层,使其失去变色性能。另外,在制备色母料时应避免变色颜料经受反复的挤出造粒操作。

E:在PVC树脂的配方中应避免使用含磷的稳定剂和增塑剂,否则会使变色注塑制品在消色状态时产生严重的残留色。

六.  感温变色颜料在油墨和涂料中的应用:

1.连接料(树脂)的选择:

1-1.连接料(树脂)黏度和固含量对色浓度和表面光泽的影响:

调墨油中树脂。由于变色油墨的选择对热敏变色油墨的色浓度和表面光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一影响对黑色墨更加显著中颜料的含量远高于普通油墨, 如果用普通油墨的树脂调制变色油墨会导致油墨因黏

度过高而无法使用。因此,调墨时只能减少树脂用量而增加溶剂的用量,以使油墨黏度降低。这样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当印品的墨层干燥后,由于树脂含量很少,不足以填平颜料之间的空隙,使得墨层表面凹凸不平没有光泽,从而对光线形成漫反射。所以墨层表观色浓度低而灰度高。对于黑墨来说,显得灰而不黑。(如果将此印品表面再罩印一层透明光油,可以明显感觉黑度提高)因此,热敏变色油墨的调制必须使用高含固量低黏度(低聚合度或低分子量)的树脂,这样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1-2.连接料(树脂)的种类及其光折射率与变色油墨(涂料)的色浓度和消色后透明度的关系:     

热消色系列(R系列)变色颜料常用于印刷“遮盖—显示”类图案,要求印品表面的变色墨层在发色时完全遮盖下层图案,在达到消色温度后要尽量透明,使下层图案清晰显示。在这类用途中,如果树脂选择不当,遮盖墨层消色后会产生“白雾”,使下层图案显示不清楚。其基本原因是所选用的树脂与变色颜料微胶囊壁材料的光学折射率不一致所造成的。无数微胶囊分散在墨层中形成了大量的光学折射界面,就象将一块透明玻璃粉碎后形成的白色不透明现象一样。适当选择树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变色墨层内的

 

这种折射现象,使得消色后的墨层更加透明一般来说,使用醇酸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的透明度较好,而使用聚酰胺树脂和硝化纤维素的透明度最差。

 

 

感温变色颜料的使用条件:

可逆感温变色颜料本身是一个不稳定体系(稳定就难于变化),所以其耐光,耐热,耐老化等性能远不及普通颜料,在使用中应加以注意。

1、耐光性:

感温变色颜料的耐光性较差,在强烈阳光下暴晒下会很快褪色失效,因此其只适合在室内使用。应避免强烈阳光和紫外灯光的照射,这样有利于延长变色颜料的使用寿命。

2、耐热性:

感温变色颜料在短时间内可耐230高温(10分钟左右),可应用于注塑和高温固化。但变色颜料在发色状态和消色状态时的热稳定性不同,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另外当温度高于80时,构成变色体系的有机物也会开始降解。因此变色颜料应避免长期在高于75温度下工作。

八、  感温变色颜料的保存:

本产品应置于阴凉、干燥和全避光条件下保存。由于变色颜料在发色状态时的稳定性高于消色态,所以,变色温度较低的品种应放在冷柜中保存。在上述条件下,绝大多数品种的变色颜料在储存5年后其性能没有明显退化。

九、  感温变色颜料的安全性和使用注意事项:

本公司销售的全部变色颜料都不含汞,铅,铬等有毒重金属成分,对人体皮肤也无毒无刺激性。但由于其颗粒十分细小,在空气中形成粉尘后,很容易由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沉积或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操作中应佩带防尘口罩,橡胶手套和护目镜。如果变色颜料不慎进入眼睛或口腔,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防止其进入人体。

 





Product